.GIF
.PDF
.TXT
< 上
主
下 >
透 視 點
從我們的脊椎底部
存在是沉重並被粗糙定義的。
從腹股處
慾望的萬流物于此交會。
從我們的內臟和腸
消耗似乎是所有事物的本質。
從我們的內心
愛和同情開始變得清晰分明。
從喉處
交響樂的聲音在共鳴和浮動。
從第三隻眼睛
光之於萬物合併一奇點。
從更高領域的體驗世界裡
世界並不存在
沒有自我
沒有讚美、也沒有恐懼。
每個角度都有自己觀察事物的方式:
從中你會選擇哪個角度呢?
禮彌:
(搖頭)嗯。這種有關於脈輪的廢話是不科學的。
提姆:
誰知道呢? 通常、什麼被稱為「科學」、僅僅是一個社會公認的教條。
婷:
不、真正的科學關注的是方法、而不是結果。如果給定的研究方法是可複製的、外部觀察得到的、並且符合邏輯的、只有這樣、才可以被稱為是「科學的」。
敏:
按這個定義、許多精神導師已經實踐「科學」數千年了。
提姆:
伊本·海什木、培根和並笛卡尔倡導的科學方法是文化的神器。它沒有內在的「真理」、只有廣泛的社會效用。
禮彌:
(歎息) 很明顯、我們不同意。我們換個話題好嗎?